如何看待腾讯游戏的诱惑和青少年的自控能力的减弱?
一,
之所以大家都拿腾讯游戏说事,这是因为目前国内腾讯游戏影响力属于最大的了,(跟几年前拿史玉柱的游戏说事一样)。再加上腾讯游戏可以直接使用QQ 或微信登录,所以极其方便,而QQ 和微信又有很多青少年玩,连小学生都有QQ ,所以自然而然腾讯游戏里小学生就多了,
说游戏诱惑,我认为所有游戏都有一定诱惑,这个不单单指腾讯游戏,而真正让腾讯游戏诱惑青少年的不是游戏本身,而是基于QQ 和微信的社交功能,想想几年前微信大飞机,你是不是天天想着把排行榜给占领了,是不是天天都要看哪个好友又超过你,你要把他扳倒,让自己上去,还有现在的跳一跳,其实这些都是腾讯游戏社交里非常厉害的一环,其他非腾讯系基本上全部无法拥有这样的***和渠道以及优势,所以腾越以这样的社交模式,深入人性的攀比心理,从而对老,青,少全部通杀,
孩子的行事风格就是看到其他孩子玩,以及也想要玩,所以你玩,我玩,大家一起玩,
当然因为腾讯又把这种社交元素深入地植入到了游戏里的各个角落,所以即便游戏免费,但是道具本身也具备了某种社交功能(攀比性),群体这些道具(比如皮肤)也就会刺激玩家疯狂购买,
2,
为什么青少年中毒深?其实成年人中毒也深,说回青少年,小学生。我认为除了上面说到的那些层面的因素,更为主要的因素是整个社会和家庭都在纵容青少年走上享乐主义,都在宠她们,整个社会的浮躁,攀比因素也在影响着孩子。而父母对孩子的一味满足,又没有时间陪伴孩子,那么孩子除了玩手机还能玩什么?
学习吗?开玩笑,整天学习,都已经把所有时间用在学习上了,休息,父母又不陪伴,只有玩游戏,玩手机了,而学校现在的教育推崇减压,不管教孩子的模式,这些所有一切都在影响着孩子玩游戏。
当然孩子也处于一个对外一切都感兴趣和探索的阶段,玩游戏也是这方面之一,
其次,父母们又多半溺爱孩子,深怕孩子受一点点伤害,所以把孩子当成小祖宗看,什么都依孩子。满足他,而生活中又怕孩子吃苦,所以就什么也不让孩子做(只要他学习),所以孩子在性格塑造上就缺钱任性,坚韧的品性,那么他们的自控力也就无从谈起。
青少年沉迷游戏的锅该不该腾讯背
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,形成了大量的社会问题,部分青少年沉迷游戏就是其中的一个,这是不可避免的。
什么时代就有什么样的问题,信息时代也有自己的问题,我们要理性看待。现在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已经非常普及,我们在获取海量信息咨询的同时,也面临着各种形形***的诱惑。
游戏作为电脑的伴生物来到了我们的生活,一味当的***不是好的解决方法。
国家在关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,逐步出台了相应法规,2010年颁布了《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》,去年,《文化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部门规章的决定》已经于2017年11月24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,对本办法进行了修改。法规在规范游戏产业的同时,鼓励研发健康向上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游戏。
关于问题中所说青少年自控力减弱的问题,个人认为不是自控力弱了,而是外界诱惑变多了。青少年的健康需要家长和学校更多的引导,要灵活运用现代手段,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,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目标,培养健康的爱好。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,才是帮助他们远离诱惑的解决之道!
每一个沉迷游戏的孩子,几乎都离不开两个因素。一是拥有优越的生活条件,二是拥有自由的生活空间。这两者并非相辅相成,缺一也可。所以穷人家的孩子疏于管教也会走向沉迷,富人家的孩子时间不够用钱来凑的想法,也是司空见惯。
腾讯早已不是当年的腾讯,可家长还是那些家长
我从2003年开始做游戏走进这个圈子,就伴随着家人的误会与误解。高中时候虽然不至于沉迷游戏,但喜欢各类计算机杂志,游戏杂志,父亲一度以“你以为能靠游戏吃了饭”来讽刺我。后来我真的入了这一行,赚了钱,父亲也没有完全放下心。还记得刚赚钱的时候,每年回家都要带着家人去存钱,父亲看到手机提示短信里的余额,总觉得我那是游戏里的数字,没有可信度。
80后第一批接触游戏的玩家,他们的家长没有现在对游戏的一个普世概念,那时候觉得新奇,不安,现在却是见怪不怪。腾讯从一开始的IM工具,到现在全球第一游戏企业,触手早已面向全球。腾讯早已不是单纯通过IM即时通讯聚集用户,转化游戏用户的互联网公司了,但家长们却依然没有变,你担心毁了孩子的是游戏,从没认为是自己。
总有些人认为,如果没有游戏我孩子可以好一点
我不认为游戏没有任何责任,但要分具体原因。如果是一个每天拥有家人陪伴,课余生活十分丰富的孩子会沉迷游戏的话,我觉得这才叫游戏有毒。我认识一位酷6的副总,是一位职场女性。她的孩子不过八九岁,每周课余生活学习京剧,打鼓和滑雪,冬夏无休。孩子不仅成绩好,而且爱运动,虽然游戏也玩,但只是偶尔。或许你会说,这是有钱家的孩子,但应了我的那句话,家长有钱还得有闲,能陪伴孩子一起。
当你没有钱,也没有时间陪伴孩子,或是没有时间,只能给钱弥补孩子的时候,孩子的内心会从空虚变得寂寞,会在游戏中找寻归属和友情。所以当一个家长,说孩子你就知道每天玩游戏时,最好你自己想一想,是不是自己每天都只顾着赚钱呢?
游戏并没有诱惑性,但确实需要重视青少年的自控力
每一个人都有需要长大的过程,这一点我也不例外。不少玩家都有为游戏充值的经历,但并非所有人能保持这个习惯。或许你小时候,有过冲动消费,但长大了,懂事了,你会觉得这个钱充不充无所谓,因为在虚拟世界强与弱,已经不是你的生活焦点了。对于玩家群体来说,游戏实际并没有诱惑性的,但对于青少年的自控能力,游戏确实有一定的责任来保护这个群体,因为他们年轻、热血,容易受到鼓动,比如把购买更强装备,看做是自己成功的这种错误认识。
今年的两会上,作为人大代表的马化腾多次解释游戏对青少年不是洪水猛兽。我虽然也这么认为,但作为一位从业者,我承认不光是腾讯游戏,国内多数游戏企业在青少年保护上做的确实不足。就以腾讯做个代表,它的手游、网游众多,但很少有能够真正控制青少年游戏时间的设置,手游都支持游客登录,这本身就是绕开了实名制登记的限制,钻了制度的空子。但单纯责怪游戏产业,也缺乏依据,因为我国目前对游戏产业,还没有一套完善科学的产品分级制度,所以有人这样评价腾讯这类游戏龙头企业,称它们实际并不是游戏企业,只是在这个制度空档期最大化赢得商业利益而已。